北京旅游景点联盟

[教师手记]开前门、堵后门,给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出口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文\程小青

世纪之星幼儿园老师


大家都在认真上课,眼睛看着老师,认真背着素养表,小郭小朋友一会在位置上扭来扭去,一会拽起自己的衣角在胳膊上转两圈,最后用牙齿咬住。等大家背完之后,马上跑老师这:“老师,我家有……,老师,我改名字了是……,老师,我要小便……”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他却觉得很得意。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总会提醒、教育他一番,但基本都没什么效果,甚至变本加厉。



 

后来我也认真思考了很多,后来发现孩子虽然是无意犯的错,但是犯错后,大家给了他更多的关注,用更多的时间来对他进行教育。因为犯错时,老师就会一遍一遍的提醒,纠正。久而久之,孩子会认为这样的行为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关注,老师的细腻沟通,全体小朋友的注视,甚至有时候他会觉得通过这种形式与老师博弈,会有一种大获全胜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老师的纠正和孩子们的嘲笑其实并没有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好的,反而获得了大家更多的关注。相比之下,孩子会觉得出错更快乐更容易,从此乐此不疲。

 

今天,当小郭还在“故意捣乱”时,他以为我也会“提醒他”“教育他”好好听讲。可是,我没有,对于他的“故意捣乱”,我采取了冷处理,视而不见,闻而不听。而小朋们对于他的闹腾,也没有做更多的响应,而是接着认真听课。忽然,小郭觉得自己这招似乎不管用了,大家不再“关注”他了,他这么闹腾,老师居然没有批评和教育,小朋友也没有像平常一样哄堂大笑。这让他看起来似乎有些失望。



 

我们可以发现,而在平时,当孩子犯错了,咱们可能会走过去说:“XXX,不能……,不要玩,认真听讲!”或者,当孩子捣乱时,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通常会给孩子讲道理,教育孩子,告诉他以后不要这样做了。但是你会发现,当你越关注孩子的某一行为时,他的某种行为越可能被重复,当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你越予以关注,其错误行为就越容易再次出现。



 

所以,当小郭的这一行为达不到他的目的时,他的这一行为也在慢慢淡化。而所谓的故意捣乱,孩子有时候并不知道,他的这种行为是大家不喜欢的,而恰恰相反,当受到小朋友的响应,老师的关注时,他就会误以为这种行为是大家喜欢的,才会反复。

 

我们为此开了一个班会,大家一起讨论了,怎样的行为是受大家喜欢表扬的,什么行为是大家不喜欢的,小郭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而且从此之后,都能在上课时遵守规则,没有“捣乱”现象。我采取的就是:“开前门,堵后门,建立正确的行为出口”。我们一方面教导小朋友对他和此事做正确的评价,明辨是非,知道这是不对的,不好的,让大家不要像他学习。同时又知道了如何做才能获得老师的和小朋友的关注和喜爱。这既堵住了他的“后门”,又给他开了“前门”,也就达到了对他自我适应性校正的目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