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景点联盟

水立方变身冰立方、首钢单板大跳台明年将迎冬奥测试赛“小考”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北京冬奥场馆


建设


国家速滑馆

冰立方

首钢单板大跳台


导读


记者今天从北京冬奥组委了解到,今年六月底,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将完成全部地下结构施工,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水立方的变身工程和位于首钢的冬奥单板大跳台建设工程,将分别于今年底和今年下半年开始。明年,这两个场馆都将迎来测试赛的“小考”。而在冬奥场馆的建设、改造中,“可持续”理念被贯穿始终。


国家速滑馆

▼▼▼

在国家速滑馆工地,记者看到:塔吊伸长巨臂,忙碌地工作。位于工地东侧的速滑馆主体工程,部分“脚手架”已经长出了地面。北京国资公司副总裁、国家速滑馆公司董事长武晓南向记者介绍:

我们现在在精耕细作,整个的地下结构的施工,6月底会全部完成,啊然后下一步我们要拔地而起,在9月底完成它主看台的这个主体结构。 在明年的6月份实现要丝带飞舞。

外观独特的冰丝带,可不是“徒有其表”。在内部结构设计上,赛后的综合利用被充分考虑。场地内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除了用于大道速滑比赛和训练的三条椭圆形冰道,还包括中间区域的两块冰面,它们被分单元控制:

如果我需要在中间的两个冰场进行短道速滑或者花样滑冰比赛的时候,我其它的位置其实是不用冻冰的,这最大程度上节约了能源。

冬奥会比赛时的功能区,在赛后,也将服务于场馆的综合运营:

那么未来它一定是一个城市综合体, 除了体育本体的功能之外,一定是配合着有其他的,给百姓的提供更多的满足。

冰立方

▼▼▼

离国家速滑馆不远的“水立方”,在2022年冬奥会时是冰壶和轮椅冰壶的比赛场。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告诉记者,未来,水立方泳道的位置,将通过搭建转换结构面层、安装可拆卸制冰系统,变身成4条标准冰壶赛道场地。

冰水转换▼▼▼

明年下半年,水立方将完成向“冰立方”的首次华丽变身,满足测试赛的需求。水立方南广场地下,还将建设群众性冰场:

南广场这块冰场其实是两块场地,这边是一块单独的1000平米的冰场,这边是1800的一块冰场,那么我们会保留冰壶运动的遗产,未来会一年365天向公众开放。

首钢单板大跳台

▼▼▼

沿连廊登上位于首钢厂区的群名湖湖心岛,4座高70米的冷却塔映入眼帘。它们是首钢原由发电厂工艺流程的一部分。这处带有时代烙印的工业遗存,将成为冬奥会单板大跳台的独特背景。

湖、塔、大跳台以及经过改造的原有厂房相结合,共同构成区域新景观。:

我们具体的选址就在这个塔的以南,从西北方向往东南方向这样展开,它的造型是从飞天的这种造型当中获得的这种灵感,一个非常美的曲线。在这里我们冬季就可以铺上雪以后,进行冬季的活动。夏季的时候,可以上面铺上那种类似于一种仿雪的东西,另外还可以搞一些有点像极限运动似的那种活动。我们在这个区域里,结合这刚才说到的这些工业遗存,还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

当然,“可持续”还体现在场馆建设、改造的其他方面。记者了解到,赛后,北京的冬奥村将作为人才公寓来使用的,延庆赛区高山滑雪场地,赛后将用于专业级别比赛和群众滑雪活动。延庆的雪车雪橇中心,也设置了群众滑行体验区域,同时服务于国家队的专业训练。延庆奥运村将作为酒店使用。

采写记者:马骏

微信编辑:陆健

听北京新闻广播,知北京大事小情
听广播:AM828  FM100.6
看微博:北京新闻广播      
读微信:北京新闻广播  
微信号:newsradio828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