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尽管饱受磨难却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深厚持久的爱国主义传统。研学之行的目标之一,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在爱国主义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健康向上。
到了首都,参加一场最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是每个国人的必修课。凌晨3:20分,伴着浓浓的夜色,师生踏上了参观升旗仪式的征程。
凌晨4点整,学生们整齐有序地通过安检,来到了天安门广场西侧的观礼台上。当东方的天空开始显露鱼肚白,同学们翘首以盼,等待着神圣的一刻。
4时48分,庄严的国歌响起,,全体师生神情肃穆,向国旗行注目礼,大家心中涌起了激动、喜悦、崇敬以及无比的自豪感。相信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会永远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同学心中。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努力学习,茁壮成长,为建设伟大祖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西周时期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万里长城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参观的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居庸关。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居庸关长城从秦朝修建,延续数千年,后明朝加以修善。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则是明朝的长城。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同学们勇登雄关,体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情,并纷纷感叹: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然而今日的长城已成为一个符号,激励每一位中国人奋发图强,构筑新时代的钢铁“长城”。
中国科学技术馆,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馆,以科学、知识、趣味传播着最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把握现在,体会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高新技术和发明;也将一起飞向未来,探寻宇宙、微观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人工智能。
“华夏之光”展厅展示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对世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孩子们漫步于展厅之间,并惊异于古人的智慧于创新力。
“科技与生活”展厅位于主展厅三层,包括A、B、C、D四个展厅。各展厅展项紧密围绕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展示了现代科技是如何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以及在生活中孕育着的科技创新与发展。同学们流连忘返,对科技与生活的紧密关系有了更多更深的认识。
"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围绕人类科学探索的若干重要方向及内容,把反映宇观探索的宇宙和微观探索的物质,反映对身边自然现象探索的运动、声音、光和电,反映对自身探索的生命。
“挑战与未来”展厅位于主展厅四层,包括A、B两个展厅,主要展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展示科技创新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展示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畅想。
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通过参观科技馆,让孩子们在思维、认知和行动上进步,这正是我们本次研学之旅所希望达成的目的。
鸟巢,实为国家体育场,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北京奥运会期间,国家体育场作为主会场,承担了开闭幕式、田径赛事和足球决赛。
水立方,是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它是根据细胞排列形式和肥皂泡天然结构设计而成的,创意十分奇特。
在这里,同学们回味奥运,圆梦北京,深刻感受到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以及团结、拼搏、和平、友好的奥运精神。
观升旗仪式,爱国之情满怀;
登万里长城,豪情壮志在胸;
访科技之光,古今智慧交融;
游奥体公园,奥运精神相传。
一天的行程结束了,满满的收获和感动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研学之旅,我们继续前行,期待下一次不期而遇的美好和成长。
今天的研学笔记,您完成了吗?
明天精彩继续……
撰稿/付志波
编辑/付志波
摄影/李磊、带队老师
审核/张李娜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