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景点联盟

Daniel风的来世:胡同院落北京味儿—后海小院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北京,一座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都,自明清以来一直是中国北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不过作为古都,依旧保留着不少时代的印记,比如胡同。

  胡同算是北京地方特色的一个代表了,分布其中的院落,地方虽然不大,但是五脏俱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胡同小院这样的景致越来越多的藏匿在了角落深处,不为人知。

  这次来的这家店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虽然在繁华闹市附近,但是极难被人发现,不是之前有朋友来过的话,单凭自己一人是绝难找到的。

  店名为后海小院,的确在什刹海后海的旁边,但是藏在一个胡同旁支的小巷里,很不起眼的一座民家小院,夜晚时分真是近乎摸着黑过来。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似曾相识的画面,这个小院场景跟小时候在爷爷奶奶家太像了,完全那种老北京的小院子。

  名为小院,但是咱们不能真在院子里吃,还是要进屋的,正厅名曰:仙声阁,很传统的老式厅堂。

  墙上悬挂着几幅字画,给人一种书香门第的感觉,古典文化的气息很浓重。

  除了字画,还有很多京剧的元素,比如脸谱。这不单单只是装饰用,老板一家是京剧票友,这都是他们平时把玩的物件儿。

  大红灯笼高高挂,衬托着喜庆祥和,古典的气息充斥着每一个角落,使人沉醉其中。

  看罢周遭,且入正题,浓浓的京味儿在环境上可见一斑,菜品自然也是主打京味儿。说到京味儿,虽然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但是北京菜这三个字也却是近两年才听说。北京其实并没有自己独立的一大菜系,旧时达官显贵有宫廷菜点和清真菜,富商巨贾有八大楼为代表的鲁菜,平民百姓多是选择廉价一些下脚料和下水做成的吃食,比如油渣儿、豆汁儿、卤煮等,而且所有的烹饪技法基本也都是外来的,没有本地自己鲜明而系统的特点。从这点来说,北京地方特色饮食,跟海派菜有相似之处,是借助其他菜系的技法,来做迎合本地口味的菜品。

  话虽如此,但京味儿却是不可争辩的地方特色味道,所以我在这里不想过多采用北京菜这个词,而更倾向于用京味儿菜这个说法。

  上菜吧,麻豆腐,一到纯粹京味儿特色菜,入口香浓,细腻,羊油喷香,有雪菜和青豆挡口,不会觉得过于黏腻。京味儿菜重口味的入门就是这道,能吃这个,之后就可以逐渐尝试炒肝、卤煮、豆汁儿这些了。

  笃茄子,老实说这并不能算是京味儿菜,但是却是很好吃,茄子干被浓郁的酱汁浸透,和肉几乎是一样的感觉,还不腻,老板的手艺确实值得称赞。

  蓑衣黄瓜,酸甜清口,这道菜考验的多是刀工,黄瓜整根不断。

  炸咯吱,豆面制成,老北京的下酒小菜,搭配蒜汁一起,外酥里嫩,吃上就停不下来。

  炸豆腐炖牛肉,当天的一道横菜,牛肉上筋头巴脑的口感最好,而炸豆腐充分吸收汤汁,非常入味,而且带走了油腻,甚是美味。

  芦笋炒虾仁,清淡的一道菜,想必看图就能知道,这到菜很平民,吃的就是虾仁的鲜和脆,一拨重口味过后,需要这样的小清新来调剂一下。

  炒烤羊肉,老北京烤肉的平民版,肉要干香,还不能过火,不然老了就会嚼不烂,从这点来看,他家还是不够完美,微微有些过火。

  清蒸鲈鱼,家里经常可以做的主菜了,嫩滑不腥气,鱼足够新鲜,但是吃不了鱼的我,也仅仅只能是尝尝而已,不过看着这条鱼十分钟内就被吃成了一根梳子,想必味道很是不错。

  清炒素什锦,最后清清口的素材,火候掌握的还真是很不错,山药和甜豆都保持了清脆的口感,确实在大鱼大肉之后有很好的解腻功效。

  山药排骨汤,香浓不油腻,再吃过那么多菜之后,依然能轻松解决掉,足见其味道之诱人。

  北京一直在发展,京味儿特色餐饮也逐渐成为旅游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真正认认真真去做口味的却没有几家,更不用说能和文化结合,做出自己独树一帜餐厅。家住前门周边体会更加深刻,如果连一口京腔都说不利落,那口味地道就无从说起。

  小院给人的感觉则和那些忽悠外地人的旅游业餐厅不一样,每天不翻台,就一桌,不预定没的吃,即便预定,不是朋友介绍的也不接待,价格不贵,而且私密性极好,好像完完全全是为北京人和真是想体会北京生活文化的人而定制的一个私家小厨。老板开门迎客好像不为赚钱,只是好这口儿,喜欢结交朋友一样。

  一餐美味,虽然并没感受到多么惊艳,但是却体会到了一种亲切,一种小时候跟着爸妈去串门,或者一人在家去邻里街坊家蹭饭的感觉,没有一丝陌生的芥蒂。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