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景点联盟

梁实秋:不挨一鞭子,就不会排队?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来源 | 千字文华


假如今天你起了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即便柜台前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不能马上为你服务。这时就会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也许是衣冠楚楚的,也许是破衣邋遢的,总之一定会把你夹在中间。


夹在中间的人也不能保证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膊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都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排队是洋玩艺儿,我们所谓的“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才做的动作。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淝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


2012年2月13日,北京国贸公交站


我小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时父亲常带我逛厂甸,去到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我父亲如入宝山,图书、古董都是他所爱好的,盘旋许久,乐此不疲,可是人潮汹涌,越聚越多。等到我们兴尽欲返的时候,大门口已经壅塞了。


门口只有一个,进也是它,出也是它。而且谁也不理会应靠左边行,于是大门变成瓶颈,人人自由行动,卡成一团。也有不少人故意起哄,哪里人多往哪里挤,因为里面有的是大姑娘、小媳妇。父亲手里抱了好几包书,顾不了我。为了免于被人践踏,我由一位身材高大的警察抱着挤了出来。我从此没再去过厂甸,直到我自己长大有资格抱着我自己的孩子冲出杀进。


中国地方大,按说用不着挤,可是挤也有挤的趣味。逛隆福寺、护国寺,若是冷清清的凄凄惨惨觅觅,那得多没味儿!不过时代变了,每时每地都有这种逛庙赶集,长年挤下去人们实在受不了,于是排队这洋玩艺儿就应运而兴了。奇怪的是,这洋玩艺儿兴了这么多年,至今还没有蔚成风气。长一辈的人在人多的地方横冲直撞,孩子们当然认为这是生存技能之一。

柏举居士

2013年2月24日,福州两老人为抢座互殴


学校当然不能负起教导的责任,因为很多教师就是不守秩序的好手。法律本来就没有排队的明文规定,警察管不了这么多。大家自由活动,也能活下去。


不要以为不守秩序、不排队是我们民族性,生活习惯是可以改的。,家人告诉我许多敌伪横行霸道的事迹,其中之一就是:在前门火车站票房门前,常有一名日本警察手持竹鞭来回巡视,遇到不排队抢先买票的人,就冲过去一声不响地高举竹鞭,“飕”的一声结结实实地抽在他背上。挨了一鞭子,他就一声不响地排在队尾了。前门车站的秩序从此改良许多。

一个悲哀的事实:售票处的圆形卡口,源自国外分拣牲口的兽栏


我对此事的感想实在很复杂。不排队的人是应该挨一鞭子,只是不应该由日本人来执行。拿着鞭子打我们的人,我真想抽他十鞭子!但是我们自己呢,从来没有人肯对不排队的人下那个毒手!好像是基于同胞爱,开始是劝,继而还是劝,不听劝也就算了,大家不伤和气。谁也不肯扬起鞭子去取缔,于是腆着脸说是“于法无据”。我倒是很好奇:一条街定为单行道、一个路口不准向左转,又何所据?法是为而人定的,你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便应该守什么样的法。


洋人排队另有一套,他们是不管什么地方都要排队。邮局、银行、剧院,就是到餐厅进膳,也要排队听候指引一一入座。人多了要排队,两三个人也要排队。有一次去吃披萨饼,看门口队伍很长,只好另觅食处。为了看古物展览,我参加过一次两千人左右的长龙,我到场的时候才有千把人,顺着龙头往下走,拐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龙尾,立定脚跟,不久回头一看,龙尾又不知伸展得何处去了。


伦敦地铁罢工,行人排队租自行车


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了一个秘密:洋人排队,浪费空间,他们排队占用一里,由我们来排队大概半里就足够。因为他们每个人与另一个人之间通常保持相当距离,没有肌肤之亲,也没有摩肩接踵之事。我们的排队,就亲热得多,紧迫钉人,惟恐脱节,前面人的胳膊肘会戳你的肋骨,后面人喷出的热气会轻拂你的脖梗。其缘故之一,大概是我们的人丁太旺而场地太窄。以我们的超级市场而论,实在不够超级,往往近于迷你,遇上八折的日子,付款处的长龙摆到货架里面去,无法通行。柏举居士


洋人缴税的地方很会优待主顾,设备充分,偶然有七八个人排队,排得松松的,龙头走到柜台也有五步六步之遥。办起事来无左右受夹之烦,也无后顾催迫之感,从从容容,可以减少纳税人胸中许多戾气。


按理说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

  

2015元旦,上海外滩:36人死亡,49人受伤


我小时候只知道上兵操时才排队。曾路过大栅栏同仁堂,柜台占两间门面,顾客经常是里三层外三层挤得水泄不通,多半是仰慕同仁堂丸散膏丹的大名,前来办货的乡巴佬——他们不知排队犹可说也。奈何数十年已过,工业已经起飞,都市中人为何还不懂得这生活方式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项目?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


孙文的“民权初步”讲的是开会的一般法则,如果有人撰一则续编,我认为应该是讲排队。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