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景点联盟

【悦读】再见,大木仓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大木仓是北京的一条胡同,它东起西单北大街,折四五个弯一路向西。大木仓35号很有名气,早在明代,这里是明成祖朱棣心腹谋士姚广孝的府第;在清代,这里又成为郑亲王济尔哈朗的王府;民国时期,。每个在这里工作过的人都对“大木仓”有着特殊的情感,就像晓丹改编的这首歌曲一样,唱出了来时的憧憬与走时的留恋。


· 壹 ·


哥几个每月都会找时间聚聚,粗茶淡饭,喝酒聊天。年末相邀,其中一人以家中有事为由不来,怎么办呢?我想了个招:说要去借调了,一走一年,这顿饭是饯行的。


     他问我去哪?,电话那头传来,“我去,可以啊,啥时候走?”我说快了,于是他向老婆请假,赶了过来,三杯酒下肚才知道我是诓他的。


· 贰 ·


在没来北京之前,,所以这只是随口说的一个梗。寒假前一天,领导找我谈话,派我去借调,都说天津的风邪,没想到这么邪,那顿饭刚吃完几天,结果就真的中了。


      有点兴奋,也有点紧张,毕竟机会难得,能在更高的平台学习锻炼于个人成长有很大帮助,但紧张的是,我会干啥,去了能干啥,能不能干好,战战兢兢地坐上了去北京的高铁。



· 叁 ·


2017年2月20日,早上八点,我出现在大木仓35号,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宣告开启北京生活。明华帮着办完所有手续,让我消除一丝紧张,见了领导、见了同事、整理工位、适应环境。


葛处是我的直接领导,他告诉我,5点钟是下班点,然后又笑着说,应该不会准时下班,事实证明,5点只是理论上的下班,而真正下班在7点或者更晚。我没想到工作会如此忙碌,更没想到几乎天天如此,司长、处长、我们,下班的时间很同步。为什么晚上9点的二环还很拥堵,因为不少人刚刚忙完工作;为什么深夜的食堂还人头攒动,因为那个点大家才相约晚餐。



· 肆 ·


来部里工作主要有三块内容,一是文字,二是办件,三是日常。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文字功底还可以,所以信心满满,但第一篇稿件就让我建立的信心崩塌。在前人留下的文件夹里找到不少素材,一周整出3000多字,充满期待交给领导,结果除了题目保留下来,剩下的都被删除符号替代了。


改一篇稿要比自己写一篇费劲的多,所以,葛处经常说:“放着吧,我看看”,然后亲自上阵。一次、两次,从尴尬到习惯,到最后反而是如释重负的轻松。有一天,葛处说“我发现你网文写得还可以。”这句看似没说完的话包含几层意思,我要细细体会。


写稿并非容易,是角度、站位、思路限制了我的想象。借调结束前参加了在司里的最后一次党组织生活会,领导对我的建议是“加强理论学习,多读文献、政策、讲话,主动研究,提高站位,进一步提高公文写作水平。”



· 伍 ·


从基层到机关,如果问我这一年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那就是从办件中学到的严谨与规范。来龙去脉、版式风格、语言文风、字号字符等等,从没见过、想当然到现在的规规矩矩,经历了一次次汗颜才摸清规律。


我有点粗心,有次,几十个字的便签里出现3个错别字,葛处边改边说“你又给我埋雷”,虽是一句调侃,但要认真对待,这种低级错误不能一犯再犯,我妈从小让我自己检查作业,这个习惯终于在2017年养成了。


刚来时,我不清楚每天为何有这么多函件往来,为何对征求意见稿没意见也要回函,为何打电话能解决的事一定要落到纸面上。后来,我明白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我明白了,留痕在工作中是多么重要;我明白了,工作高效的前提就是规范。



· 陆 ·


两年前,川哥写的《再见,,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同样,。因为自认为能做好的事情不断出问题,因为看着别人忙自己插不上手,因为找不到存在感,因为连很多日常事物都不会做,或者是忘记了怎么做,会做的做不好,而不会做的只剩尴尬了。


      在学校,扫描复印是别人弄的,打电话、发传真是学生干部做的,排版印刷打个电话就能搞定,而现在,这些看似很小的事都不再是小事,这些感觉很简单的事,我却做不好。


      有次,会前需印几十份材料,可我怎么都玩不转面前这台功能强大的复印机,问同事又觉得丢人,便在那摸索,在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的把它鼓捣熄火了。


      后来,我不要什么面子了,贴单据、办交换,去印厂、做会务,只要不明白,就去问国剑、问董翼,再后来,我把自己会的教给了杨兵、卫国。



· 柒 ·


葛处是南方人,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年龄比我大,看着比我小,肤白貌美,颜值担当,不过比起帅更佩服他的记忆力。


他有三句口头禅。“那个件是你办的吧?”就在我们吱吱唔唔、模棱两可时,他会说第二句,“你们还不如我脑子好。”确实如此,只要经他手过的件,基本上算是建档了,哪怕是早几年的,也很快能从大脑中检索出梗概要义来,看着我们崇拜的目光,会淡淡的冒出第三句“哎,年龄大了,好多事都记不住了。”


葛处人很好,对我们很包容,不会了教,教不会了继续教,很多稿子一改再改直至亲自操刀,没急过眼。他说“是不是我对你们太好了,以后要严格要求”,我们连连摆手,“不不不,这样挺好,已经很严格了。”一说一笑,气氛更加和谐。



· 捌 ·


从天津到北京,高铁只需34分钟,我试验了一下,从家出发,80分钟内准能到单位,这比有些住在北京的上班族还快,于是我尝试双城生活,但忽略了那次试验是在避开早晚高峰进行的。


央视《新闻调查》在2014年播放了1集纪录片,《开往春天的地铁》,记者跟踪采访在京工作的罗心,亲身体验“凶猛”的地铁上班路。网上有篇文章,《没挤过四号线的人不足以论人生》,虽然我没经历过4号线的“高米店抢滩登陆战”和“西红门绞肉机”,但4号线从北京南站到灵境胡同的这一段也堪比春运。早晚高峰基本不用走,后面的人会把你推进去,等七、八趟才能上车,在狭小的空间里很难换个更舒服的姿势,两周的体验让我坚定了租房子的想法。


十一休假结束,我特意买了晚上的高铁票返京,结果排了两个多小时才坐上地铁,北京南站是我见过最忙碌的车站,北京4号线是我坐过最挤的地铁。


· 玖 ·


网上有很多关于北上广的文章,基本每篇都能刷屏,尽管有些是营销,有的引来网友反驳,但将北漂生活的无奈与辛酸娓娓道来,还是能引起共鸣。


在北京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通勤了。我刚到北京的日子,住宿在北京师范大学,、八公里,但半程无地铁,大家可以打开脑洞,尽情想象早高峰的情景,积水潭桥围的水泄不通,新街口大街车水马龙,公交车一步一挪、晃晃悠悠,就是不晕车也能坐吐。天气转暖,我果断放弃公交,共享单车和步行,既低碳环保又锻炼身体。


北京房价高、节奏快、压力大,在黄金地段租房,一个月租金在不少城市可以租一年,工资几乎全部贡献给了房租,明知道困难不少,但许多人仍愿意来这里工作、生活、定居。国贸、西单、燕郊、望京、中关村,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目标拼搏着,行色匆匆的人群与地铁站里的海报相得益彰,海报上写着“北京,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


上班的地铁能有个座位,倚靠在车厢打个盹是件很幸福的事情;下班的公交,带着耳机,想想等待你的人,心中倍感温暖;其实在任何一个地方生活都有好有坏,都市生活成本高可以成为逃离的理由,但也是动力,付出就有回报,努力就能够让未来更可期待,这就是北京让人充满希望的吸引所在。



· 拾 ·


北京是文化艺术中心,只要你愿意,每天都有各种文娱活动,一年,我的业余生活也很充实。


、在大剧院、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在中央音乐学院、在中戏、在保利,听音乐会、看话剧、看舞蹈演出;在中国美术馆、在国博、在798 、在央美,看展览、听讲座;在前门、在后海、在国贸,听听蓝调、摇滚,听听爵士、民谣;在鸟巢、在工体、在五棵松,看演唱会、看比赛。


太平是我哥们,他在罗马湖附近承包了几千平方米的厂房,并改造成若干工作室,闹中取静,别有洞天,一大帮画画、摄影、搞雕塑、做音乐的年轻艺术家聚在那里,我时不时去过过田园牧歌般的生活,逗逗猫,溜溜狗,这个距市区30多公里,1小时车程的地方实在太吸引人,什么烦恼都会淹没在五颜六色中,乐观与积极的生活状态是在北京成功的第一步。



· 拾壹·


 一年很短,但经历很多。数九寒天,夜晚十点的西单街头,一男子躺在地下抽搐不已,我和王非找警察,等救护车;晚上九点的麦当劳,一情绪不稳的男子坐那摇头晃脑,不知所云,我和杨兵买好汉堡、饮料,上去安抚。


一年很短,但收获很多。收到司长亲自签名的生日卡,站在辅导员年度人物的领奖台,取得精品项目的优秀,登上《高校辅导员》的封面,写完55篇节日谈,还出了一本《心里的话》。


 一年很短,但回忆很多。听胜旺老师吼几句秦腔,感觉回到黄土高坡;工作之余,和照清搜寻北京的美食小吃,和袁旦、袁森在食堂讲段子,和王非在健身房跑步,加完班后和曹亮、克松、亨洪、樊俊,喝酒撸串,好不惬意,这一年,过的也很快乐。


一年很短,但朋友很多,结识了胜利、文成、丽君、玉杰、海霞、邓杨、余人、新利、小辉、王鑫、天磊等五湖四海的挂友。


一年很短,但故事很多,幸好父母理解、领导支持、朋友相陪,诉衷肠的时候还有照清、。 



· 拾贰·


大木仓35号,每天都有人“毕业”,每天也都有新人来,尽管宿舍挂着倒计时的月份牌,尽管寂寞的时候想回家,尽管嘴上经常说“赶紧回去,还是学校好”,但真正到了离开,就会有万般不舍。


再见,大木仓。奋斗一年的地方。


再见,北京。走了还会再来的地方。



资料来源:
审核:孙雪莹田海梁
责任编辑:唐职口腔系团总支网络部
动动你的小手
扫描下方二维码
快来关注唐职口腔系团总支吧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