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景点联盟

宣城古城,那些消失的古建筑(一)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267期





宣城古城

那些消失的古建筑


石  巍



宣城古城,肇始于战国,设郡于西汉,先后为丹阳郡、宣城郡、宣州、宁国府的治地,晋桓彝建子城,隋王选筑罗城,南唐林仁肇更筑新城,延续二千三百余岁,地址未有变更。城内古迹众多,然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所留遗迹,雪泥鸿爪。近代以来,咸同兵燹、、,近二十余年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更使得古城风貌不再,现据各种文献资料及知史老人回忆,将城内那些曾经存在,但已经消亡的古建筑梳理如下。


  楼  阁  


昔日宣城城内建筑多为一层至二层的砖木结构民居,楼阁实为一城之内的标志建筑。宣城城内楼阁众多,有官修,有民修,各具特色。最著名的楼阁当属北楼。北楼即谢朓楼,历史最为悠久,现在原址仍有重建,楼体沿革详见拙作《谢朓楼历史沿革及历代规制考》(载本刊2012年第4期)。除北楼外,古城之内的著名楼阁还有:

南楼  在今鳌峰公园内,嘉靖三十六年(1557)宁国知府朱大器建,初名文昌阁。阁当府学的巽方(东南),祀文昌之神。崇祯中,知府徐大仪重修,后倾圮。康熙十五年(1676),知府庄泰泓、通判常君恩重建。康熙二十年(1681),知府王国柱、通判陈芳猷、知县袁朝选又捐募重修。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府佟赋伟在原有二层楼阁的基础上增高一层,建为一座歇山顶三层楼阁,名之为南楼,与府治内北楼相对应。民国二十年(1931),专员周君南将其辟为安徽省第九区图书馆,分藏书、阅览两部,存书近万册。抗日战争时期被毁。今尚存一四方形台基遗址,占地面积四百平方米,上立明崇祯十年(1637),内阁首辅周延儒所撰《宛陵郡守徐公重修文昌台碑记》,碑高三米余,其上布满弹孔,字迹多漫漶。据附近老人回忆,弹孔当为六十年代民兵打靶时留下。

忠勤楼  在南门荡吴村,具体位置在今状元路苏宁电器处,旧魁星巷南入口处。明万历乙未(1595),城南吴氏所立。有两层,一层悬宋理宗御赐吴潜“衮绣堂”匾额,二层悬宋理宗御赐吴渊“忠勤楼”匾额。据《吴氏家谱》记载:“楼筑高台上,高台八尺,方圆广十六丈,可以布几筵,可以集冠盖,尤可以便子姓课业。”后来,楼内摆放正肃公、退庵公、履斋公三人牌位。咸丰兵燹,楼遭焚毁,仅留高台。民间俗呼为梳妆台,奚本金先生有文章描述。此台在70年代被毁。

历史上该楼曾悬挂多幅楹联,堪称一绝。如宋代楹联:“一翁二季论地望以不凡,叠嶂双溪峻人闻而有伟”;“素节刚方,有是父有是子,紫花辉映,难为弟难为兄”。明代宣城籍南京刑部尚书徐元太题赠三联:“宿应三台,匡扶宋祚明忠荩,楼开百尺,壮丽吴封永孝思”;“君臣契谊高千载,父子勋名重一时”;“君宠渥辉资政殿,御题留重宛陵城”。明代吴氏二十三代孙举人吴伯敬“水村山郭,危观超然,吞吐烟霞万里,父子兄弟,纶音如在,昭回云汉千秋”;二十三代孙进士吴伯与有“山韵泉霏,四面楼台开处万叠葱茏高鼎鼐,文心道业,历朝丰岂贻来千年黼黻重云霄”以及吴潜遗句集联“半亩烟霞中,看不尽辋川图画,吟不尽李杜诗篇,百年霄壤内,学要到孔孟文章,行要到伊周事业。”都是楹联中的佳作。

清献楼  在谯楼南,今宣中北大门内。明弘治间,知府范吉为纪念宋知府杜范建。副使冯兰有记。杜范,字成之,黄岩人。嘉定元年(1208)进士,嘉熙二年至四年(1238-1240)任宁国知府。该楼清末被毁不存。

谯楼  有东、西两楼,东谯楼在府治东,今宣中天桥处,洪武癸丑(1373),同知杨时中,以圆通阁改建,戊午(1378),知府涂节修建楼体基座。永乐己丑(1409),署理知府李仲真重修。正统丁丑(1447),知府袁旭改建,稍稍南移,以旧楼为察院观凤台,旧楼在乾隆时坍塌。西谯楼在府治西南岗字头,今四小大门口处。唐建,大中五年(851),观察使沈传师使人制晷漏,宋绍定六年(1233),郡守汪绎重制晷漏,安放在楼中,自作《晷漏铭》并序。洪武甲子(1384),知府王煜重新以此楼为谯楼。后楼废。

佑圣阁  在十字街北,今锦城花园大门和区工会之间的锦城路上处。始建年代不详,阁下有基座,锦城街从中穿过。阁上悬“清爽”二字,与锦城街南端的西谯楼相对峙。后阁上又悬挂“佑圣”二字,用来供奉真武神。真武神全称“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明朝以后,在全国影响极大,民间信仰尤为普遍。元末至正十五年(1355),此阁毁于兵火。洪武三年(1369)春,知府鞠腾霄重建,台基高二十尺,进深三十六尺,规模比宋代略有缩小。此阁在上世纪50年代末,拓宽锦城路时被拆除。

培风阁  在鳌峰关帝庙前,今宣城老年大学处。康熙中,同知郑载飏建。为一座三层檐攒尖顶亭阁。清初,梅清等书画家多次于此雅集。。

天柱阁  在鳌峰龙首塔与文昌阁之间。万历三十年(1602)宁国推官张嘉言建。阁高九十尺,气势非凡。邑人进士吴伯与撰有上梁文。万历四十四年(1614)前后,监察御史骆駸曾听从风水家的建议,将其拆除。事见沈寿昌《书院始末记》,其存于世只十余年。梅清《宣城二十四景图册》中即有天柱阁图。今楼阁原址存有张嘉言所撰碑记一方,碑高3米余,平底阴刻,书法遒劲有力。



名人府第


宣城古为江南名邑,宋代以来人文荟萃,诸多官宦人家先后于城内建立宅邸,宅邸内除屋宇楼阁外,还有园林水榭,极富地方特色。较著名的有:

城南吴氏故里  位于南门内,北至西坂头(今国购广场),东至珍珠河(今状元路)南、西均至城墙。北宋时,吴氏宣城八世祖洙公自水东白马山迁居南门城内,世代繁衍,南宋时期,诞生了一门三进士的吴柔胜、吴渊、吴潜父子。其中吴潜状元及第,官至宰相。至明清时,吴氏在此聚居,称为南门荡吴家,或吴府吴氏,有田地、水塘、祠堂、宅邸、牌坊等。

吴氏宗祠  堂号绥禄,明弘治二年(1489)建,在吴村东(今市财政局处),规模较小。明嘉靖丙寅(1566)另建于村中(今商之都北侧),隆庆丁卯(1567)建成。前后四进,前门堂五楹,后享堂五楹,后轩厅五楹,为五间祠,中祀吴氏名宦,挂明知府范吉所书“名宦祠”牌匾,供奉吴氏历代名宦52人。左为双节祠,挂建宁魏浚手书匾额,祀宋龙泉知县吴宝信及饶氏夫人。再左为贞节祠,祀节妇20人。右为孝子祠,挂宣城吏部麻溶手书匾额,祀临江知府吴宗周等3人,再右为义烈祠,祀吴士期等守义死节5人。最后为寝楼五楹,挂知县姜台公手书“永思堂”匾额。中为百世不迁祖宗神龛二十四尊,左昭右穆,历代考妣神主也供奉这里。咸丰中,毁于战争。光绪六年(1880),在原基础上恢复后两进,及轩厅五间祠和后进寝楼。祠堂内悬挂楹联多幅,享堂楹联为民国庚申(1920)黄时敏撰,中为“一肩立弟友子臣注脚正肃遗规叹观止矣;三献话高祖父源头延陵华胄文在兹乎?,自衮绣赐堂名,忠勤颁楼额,大官大邑,熙绩无疆,下逮逸民忧国,烈士匡王,莫非道统;丹陛谏书成往事,幸专坊光日月,旧第护风云,卜世卜年,遗休未艾,上溯乔梓交辉,壎篪兢爽,罔不瓣香。”五间祠内有光绪辛巳(1881)年方蕙撰联一副“声名标异代,有状元有宰相,师师更有儒宗,贤萃一堂,百世下犹仰精灵留梓里;宦业著四朝,为孝子为忠臣,济济皆为循吏,祀隆各地,千载中何多奖誉表枫宸。”寝室有明知府罗汝芳楹联“念尔祖一本自出,昌厥后奕叶重光。”该祠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拆除。

徐大司寇府第  在大东门内朱衣巷,原宛陵影剧院一带。为明代邑人、南京刑部尚书徐元太的住宅。徐元太,字汝贤,号华阳。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知魏县,擢吏部主事,迁顺天府尹,巡抚四川,平判定边。万历中,累官南京刑部尚书。此处原为景德寺的一部分,嘉靖中,知府罗汝芳于此建志学书院,专心讲学,后被张居正禁毁。徐氏趁此机会买下此地,兴建住宅,“周遭数百亩,缭以崇墉,冠以朱堂,回廊复阁,窈窕殊绝。启宅傍为园,园有邱有沼,有亭榭台馆,有略彴(山间溪流中用以渡人的踏脚石)四五,沼傍立太湖石,石色深黝,嵌空玲珑。环水面曲折成磴,道上有竹柏松木舌,嘉花美植,参天蔽地,参差摇曳于云际,文禽翠羽,四时朝暮鸣耳舌不觉,水中鱼自得,与绿阴红亭相映射。草丛盘石,花覆履綦,真尘寰中绝境也。”(袁启旭《中江纪年诗》)六十年后,徐氏衰败,明清易代之后,宁国营守将住入徐府,并将西半部份卖给汪某。汪某后来又以五百两银子卖给淮北某常监司。府第至此支离破碎,逐步沦为民居。

汤司成府第  在豆腐巷,今珍珠塘小区处。为邑人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的住宅。汤宾尹,字嘉宾,号睡庵,别号霍林,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万历中,汤宾尹于城内建造住宅,奉养双亲,名之为南陔园。汤宾尹去世后,汤家败落,为仇家所,诉讼不断,住宅逐渐被卖。陶奭龄《悲敬亭》记载:“郡之仇家与其门生故人争起瓜分之,无寸椽尺土之遗,内子至归养于沈氏。敬亭宛溪之间,几如蛮髦。”

徐银台府第  在镇前街南,今供销大厦一带。原为邑人、通政使徐元气住宅。徐元气,字汝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刑部员外郎。出守兴化,寻移成都,迁云南左布政使,擢山东左布政使,仕终通政使。徐氏没落后,宅邸为刘仲斗买去,刘仲斗,字祖梦,万历戊戌(1598)进士,官至湖广副使。刘氏居此时,将此建设的即为奢华,万历二十七年(1599)失火焚毁,事见黄尊素《书宛上事》。清代以其地建为旌德会馆。

小东门文峰梅氏故居  在小东门外凤凰桥东。自明嘉靖以后,文峰梅氏裔孙梅守德、梅守和先后买地于此,建立住宅。梅守德,字纯甫,号宛溪,嘉靖二十年(1541)举进士。历任台州推官、户部主事、山东学政、云南参政。梅守和,字季方,号镜水。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主广西右布政使。梅守德的住宅称宛溪草堂,建藏书楼,曰天逸阁,阁三层,阁下为秋水斋,又有东壁楼、玄白堂等。至守德子鼎祚时,藏书甚富,为江南名楼。鼎祚孙朗中时,黄宗羲曾于此阅书。有园,曰书带园,梅朗中诗文集即以此为名。梅守和住宅为平绿阁,至守和侄孙梅清时更名天延阁,其诗文集即以此为名。乾隆以后,梅氏衰败,基业被子孙贱卖无存。

西门孙家花园  在宝城门内,今麻园小区,为明末清初水阳河东孙氏父子进士孙襄、孙卓的住宅,后仍为孙氏所居。建国后为部队所有,经改建,不复其貌。孙襄,字惠可,号仍云,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历任广州、衡州司理,户部、兵部主事,明亡后,任吏科左给事中,父丧还乡。顺治八年(1651年),上疏于朝,减宣城黄连之赋十之八,民困以苏。孙卓,字予立、号如斋,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科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二十二年(1683),奉命册封安南,赐正一品服。行至粤西全州暴病而卒,年三十六。

北门孙家大院  在拱极门外别士桥南。始建于明末清初石山孙氏十世孙楚庵公时,到其孙慎庵公时,勤于治家,经济宽裕,孙家大院得到扩建,规模气象声望遂重于一城。东朝北门大街,西靠道岔河,前店后寝,前后五六进。由于家境殷实,慎庵公次子孙廷相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得以例捐为中书科中书,既而又加捐为贵州石阡府知府。廷相的侄子孙源潮,字达孚。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知宝应县,教养兼施,后迁高邮州,立义学,赈恤水灾,捐设粥厂,施医药,民甚感之,后为海州知州。致仕归。道光三年(1823),高邮大水,难民逃荒至宣城,过其门,焚香高呼“孙青天”。解放后,孙家大院被分为多户使用,经多次改建,破败不堪。北门改造中全面拆除。

拆除前的孙家大院山墙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微信公众号:xclswh999



联系人:童达清(ltsr2718)

投稿邮箱:xclswhyj@163.com

地址:宣城市状元南路86号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